关于开展虚拟教研室建设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
作者:教务处来源:教务处 责任编辑:梁世兴发布时间:2022-05-23浏览量:

各学院(部):

虚拟教研室是信息化时代新型基层教学组织建设的重要探索,加强基层教学组织建设,全面提高教师教书育人能力,是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和重要支撑。为进一步落实《3522vip浦京集团官网关于加强与改进基层教学组织建设的实施意见》,探索推进新型基层教学组织建设,学校决定开展虚拟教研室立项建设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和《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提高人才培养能力为核心,以现代信息技术为依托,建设一批类型多样、动态开放的虚拟教研室,建强基层教学组织,引导教师回归教学、热爱教学、研究教学,为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二、建设目标

通过立项建设方式,探索“智能+”时代新型基层教学组织的建设标准、建设路径、运行模式等。建设一批理念先进、覆盖全面、功能完备的虚拟教研室,锻造一批高水平教学团队,培育一批高水平教学研究与实践成果,打造教师教学发展共同体和质量文化,全面提升教师教学能力。

三、建设原则

(一)坚持立德树人。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依托虚拟教研室,广泛开展教育教学研究交流活动,全面提高教师教书育人能力,重点增强教师将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能力,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筑牢基础。

(二)坚持协作共享。虚拟教研室应通过跨专业、跨学科、跨学院、跨校际的开放合作,突破常规边界,实现资源共享、互联互通、优势互补。通过构筑良好的组织生态,充分激活各方资源,凝聚创新思维,促进学科交叉和技术融合,实现师资交叉、课程融合、资源共享、协同创新。推动高校协同打造精品教学资源库、优秀教学案例库、优质教师培训资源库等,推动互联互通、共建共享。

(三)坚持分类探索。鼓励以课程(群)教学、专业建设、教学研究改革等为主题开展多元探索,构建多层级、多学科领域、多类型的新型基层教学组织体系。

四、建设任务

(一)创新教研形态。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形成基层教学组织建设管理的新思路、新方法、新范式,充分调动教师的教学活力。

(二)加强教学研究。依托虚拟教研室,提升教师教学研究的意识,凝练和推广研究成果。

(三)共建优质资源。虚拟教研室成员协同共建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大纲等教学资源,形成优质共享的教学资源库。

(四)开展教师培训。组织开展常态化教师培训,推广成熟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课程实施方案,促进一线教师教学发展。

五、申报要求

(一)建设类型

1.在建设范围方面,虚拟教研室分为校内、区域性、全国性教研室。鼓励建设全国性、区域性虚拟教研室。

2.在建设内容方面,虚拟教研室分为课程(群)教学类、专业建设类、教学研究改革专题类教研室等类型。申请建立的虚拟教研室应主动服务专业与课程建设,基于专业、1门课程或跨学科(专业)课程群,重点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关键问题、重点问题和个性难题。

(二)虚拟教研室创始成员人数不少于10人。

(三)虚拟教研室负责人应具有高级以上职称或博士以上学历,具备前期理论研究基础和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承担过自治区级以上的教改项目,有较强的研究能力、组织能力和领导能力。

(四)虚拟教研室由发起教师所在学院牵头申报,每个学院至少推荐申报1个虚拟教研室。

六、验收标准

项目建设周期2年。建设期满,对于通过验收且考核优秀的虚拟教研室,支持开展新一周期建设。验收不合格的虚拟教研室将进行整改或撤销。虚拟教研室建设项目验收要求:

(一)必备条件:

1.基于专业的虚拟教研室须与兄弟院系、院校或相关企业搭建互联互通、协同共建和资源共享的虚拟教研平台,可支持跨专业、跨学科、跨学院、跨校际的实时、开放的教研交流,协同打造精品教学资源库、习题试题库、实习实践资源库、思政教育案例库等。

2.基于1门课程或跨学科(专业)课程群的教研室须开展“一课多师”教学创新,至少选择1门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课程(不含公共选修课),安排不少于30%的课时,实施团队教师接力授课或双师授课、多师授课,并在建设期开课满2学期。

3.建设有专门的网站。

(二)自选条件:满足以下条件中的两项及以上,各项目须以虚拟教研室建设内容为研究对象。

1.联合申报并获批校级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1项并结题;

2.联合申报并获批自治区级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1项;

3.共同发表相关高水平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论文1篇;

4.联合开展核心学科竞赛研究指导并获省级二等奖及以上1项;

5.联合编写出版教材1部;

6.联合申报并获批厅级及以上科研课题(教育教学类)。

七、保障与支持

(一)经费。对获批立项建设的虚拟教研室,学校将给予一定经费支持。

(二)政策。同等条件下,已获批立项的虚拟教研室,学校将在校级教育教学类课题申报、省级各类教育教学类课题申报给予优先支持,优先推荐申报区级及以上虚拟教研室。

请各教学单位将申报材料汇总后,以学院(部)为单位于5月31日前将电子版材料发送至邮箱:gxutjxk@163.com,纸质版一式四份报送至教务处教学科。联系电话:2687556。

附件:1.虚拟教研室建设项目推荐汇总表

2.虚拟教研室建设项目申报表

3522vip浦京集团官网教务处

2022年5月7日

上一篇:第十届“挑战杯”广西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拟推荐名单公示

下一篇:关于组织开展2022年广西普通本科高校优秀教材申报推荐工作的通知

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