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体教职员工、同学们、校友们、朋友们:
时序更迭,华章日新。值此辞旧迎新的喜庆时刻,我们谨代表学校党委和行政,向一年来辛勤耕耘在教学、科研、管理和服务岗位上的全体教职员工,向奋发向上、开拓进取的全体同学,向心系学校发展的全体离退休老同志,致以节日的问候和新年的祝福!向所有关心、支持学校事业发展的各级领导、各位校友、海内外各界朋友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2020年,是新中国历史上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我们尽锐出战,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学校2个附属医院21名“最美逆行者”紧急驰援湖北,展示了国有急难听从召唤、不畏生死敢于担当的英雄气概;我们举全校之力统筹搭建在线教学平台、丰富课程资源,坚决做到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我们的医护、后勤、保卫人员始终奋战在一线,守护每一位师生的健康平安;广大师生严格遵守疫情防控规定并捐钱献力,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厚重的家国情怀。
新时代新征程,新使命新担当。学校第二次党代会开启了国内先进特色鲜明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的新篇章。全体党员干部和师生员工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克服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迎难而上,克难攻坚,化危为机,推动了各项事业的科学发展和稳步前进。
这一年,我们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严格执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完善各项议事规则和决策制度,推进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扎紧织密意识形态制度笼子,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持续开展全面从严治党“六查六整治”专项行动,进一步完善监督体制机制。推进党建示范创建和质量创优工作,实现教师党支部“双带头人”书记全覆盖。1个党支部入选全国党建工作样板党支部培育创建名单,获评第二批广西高校星级党支部83个。
这一年,我们狠抓人才培养质量。召开第二次教学工作会议,制定《课程思政建设实施方案》《一流本科教育行动计划》等系列指导性文件,夯实制度基础。13个项目获广西高校思政质量提升工程项目立项,资助经费280万元。1个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新增6个自治区本科第一批次招生专业,3门课程被认定为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4门课程入选自治区级一流本科课程。学生参加“互联网+”“挑战杯”等各类“双创”大赛获国家级奖项5项,参加中国大学生电动方程式大赛获亚军。学校获评全国无偿献血促进奖、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单位”、全区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突出单位。
这一年,我们大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引进博士学位教师85人,考取博士研究生75人。1人入选广西高校思政教育卓越人才,1人入选广西高校高水平创新团队及卓越学者计划,1人入选“西部之光”访问学者,引进巴渝学者讲座教授、八桂青年学者2人,2人入选广西高校优秀教师出国留学深造项目。
这一年,我们的学科建设水平与科学研究实力显著提升。学校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广西科技进步一等奖、广西科技发明一等奖各1项。获批增列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拟新增1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0个硕士专业学位点进入公示阶段。科研项目经费总量较上年同比增长87%,成果转移转化收入较上年增长283%。以学校为第一单位的高水平论文数较上年同比增长96%,其中1篇科研论文在国际顶级期刊《Physical Review Letters》上发表并被选为封面论文。新增1个自治区工程研究中心、2个自治区卫生健康委重点实验室、1个广西文化和旅游研究基地、5个柳州市重点科研平台。
这一年,我们持续关注民生改善。投入约1.3亿元升级改造各校区和教学点教学、科研、生活条件。幼儿园二期开齐18个教学班,解决了生育高峰期教职工的136名子女入园问题。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校领导先后9次、50人次深入融安县潭头乡和泗顶镇调研,累计支持200多万元用于帮扶村改善基础设施和发展集体经济,实现6个帮扶村全部脱贫,学校获自治区通报表扬。
宏图在前,使命在肩。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和实施“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让我们凝心聚力、乘风破浪,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奋力夺取国内先进特色鲜明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新胜利,以实际行动和优异成绩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祝福伟大的祖国蒸蒸日上、繁荣富强!祝愿学校的明天更加美好!祝愿大家新年快乐,身体健康,阖家幸福,万事如意!
校党委书记 赵君
2020年12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