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上午,学校“抢抓新机遇,实现新跨越”办学思想大讨论总结大会在东环校区大礼堂隆重举行。现将与会人员发言内容节选如下:
学校党委书记赵君
为期近半年的办学思想大讨论做到了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在统一思想中凝心聚力,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办学治校的思想基础进一步巩固,广西科大人的命运共同体意识明显增强,广西科大人干事创业的精气神明显提升,学科专业设置和内设机构调整进一步优化,干部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一步完善,学校“十四五”规划撰写工作扎实推进。这为学校在新时期抢抓新机遇、迎接新挑战、实现新跨越,打下了宝贵而坚实的思想基础。
伟大的事业需要崇高的精神,崇高的精神支撑伟大的事业。建成国内先进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是全体广西科大人的美好梦想,更是一项伟大的事业。在60多年的办学历程中,正是凭借“不服输、不气馁、不认命”“勇于探索、勇于挑战、敢闯敢试”“顽强拼搏、锐意进取、勇往直前”的精神气节,学校才在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激烈竞争中劈波斩浪、勇立潮头;正是凭借“敢为人先的勇气和魄力、久久为功的恒心和韧劲、一以贯之的坚守和担当”的精神特质,学校才在爬坡过坎、滚石上山的每一个关键阶段迎难而上、砥砺前行。
当前学校正处在天时地利人和的大好时候。全校师生要勇于担当、攻坚克难,全力以赴推进学校进位争先。全体中层领导干部要大力弘扬“勇于探索、勇于挑战、敢闯敢试”的精神气节,当好走在前列的“领头羊”。全体教职员工要大力弘扬“不服输、不气馁、不认命”的精神气节,当好学校发展的“筑梦人”。全校广大青年学子要大力弘扬“顽强拼搏、锐意进取、勇往直前”的精神气节,勇做新时代的“追梦人”。
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办学思想大讨论将暂告一段落,但解放思想、创新发展的步伐永远不会停止,大讨论的成果必将在学校未来的建设发展中焕发出更强的生命力。全校师生员工要以“起步就要冲刺,开局就要争先”的奋斗姿态,全校一盘棋、上下一股劲、师生一条心,攻难关、破瓶颈、解难题、闯新路,为把学校全面建成国内先进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而努力奋斗!
学校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教师工作部部长蔡亮
要乘办学思想大讨论的东风,恪守“三个坚持”,努力成为一名合格的中层领导干部。一是坚持严字当头。讲政治是一名干部首要的和最基本的素质,要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以“两个维护”锤炼坚强党性,做到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对党绝对忠诚,光明坦荡,公道正派。二是坚持走在前列。面对改革发展稳定各项任务,必须冲锋在前、靠前指挥,充分发挥表率引领作用,决不能有半点退缩,遇到困难时要敢于直面,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三是坚持干在实处。必须秉持的正确政绩观,不仅要做广大师生看得见、得实惠的实事,更要做打基础、利长远的好事,把实事做好,好事做实。要在干事创业中练就能担当的“宽肩膀”,磨出能成事的真本领,以优异成绩向学校党委和广大师生交上一份满意答卷。
教务处处长、教育评价与教师发展中心主任秦福利
开展办学思想大讨论之后,教育教学战线的同志,重在“落实”、贵在 “行动”。一是抓紧落实学校第二次党代会和“十四五”规划提出的人才培养工作目标要求。通过专业整体规划,优化专业结构、打造优势专业集群;强化交叉融合、产教融合,探索复合型、创新型、应用型人才培养;深化教学改革,积极培育一批高水平教学成果;增强人才培养供给侧的适应性和引领力,促进教育链、人才链和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衔接,尽快形成高质量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二是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根本标准,以破除“五唯”为导向,改进本科教育教学工作考核、评估。三是对标对表教育部《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指标体系》,找差距、补短板、强弱项、突特色。
科学研究管理处处长邓朗妮
通过办学思想大讨论,激发了师生的科研活力,坚定了做好科研工作的信心。推动学校科研工作高质量发展,一是要深刻领会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对创新的更高定位,结合学校实际用好地缘优势,瞄准地方产业关键领域,敢于突破敢于创新。二是紧紧把握几个重要抓手,提升学校整体科研实力:以布局高水平科研平台为抓手服务区域创新急需,以承担重要项目为抓手实现标志性成果突破,以组建学科创新团队为抓手提升师资队伍水平,以深化产教融合为抓手推进关键技术攻关,以完善评价机制为抓手释放科研创新活力。三是要建立并完善“跳出科大发展科大”的格局,向外挖掘更多科研工作的资源潜力,提高管理和服务能力,努力实现学校科研工作跨越式发展。
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李健
学院在全院范围内开展办学思想大讨论。一是统一思想,凝聚师生共识,明确奋斗目标。学院认真研究第五轮学科评估中存在的问题,组织一批年轻教师编制了《学院办学质量白皮书》,通过数据分析、对标对表系统梳理了学院存在的问题、短板以及和区内外高校的差距,针对问题开展座谈、交流、讨论,将全院师生的奋斗目标统一到博士学位授予单位与授权学科建设上来。二是主动求变,坚持问题导向,寻求破局办法。针对学院在一流课程、教学成果奖、升学率等方面存在的明显短板,召开了第一次教学工作大会,展开讨论,出台了一系列工作方案。为提升科研水平和服务社会能力,统筹调配学院资源,遴选科研课题,通过参与企业技术攻关,促进部分教师主动调整研究方向,使其与学院学科方向、行业发展相适应,目前已形成了两支研究方向聚焦、年龄结构合理的科研团队,学院承担科研课题的能力明显提升。
图书馆党总支书记、馆长薛宏珍
教辅单位一是要提高政治站位,增强主人翁意识。提高主动服务意识,做好教师的发展与培训,提高师生文献资源的利用率和论文写作能力;加强产教融合,深化校企合作,注重对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二是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切实做好条件保障工作。要进一步优化网络设备的配置,提高信息化技术水平,保障网络畅通;加大资源建设力度,构建完善的资源保障体系;为实验实践环节提供支撑,构建新的实践教学体系。三是要加强横向沟通交流,进一步提高工作成效。要以“满足师生需求”为导向,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标,始终以“更好地服务师生”为宗旨,多方了解师生诉求,建立良性反馈机制,形成多部门联动解决方案。充分发挥教辅部门在学校人才培养、学科专业建设、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及文化传承创新等方面的辅助作用。
电气电子与计算机学院陈华金博士
要将办学思想大讨论的成果与实际工作相结合,一要做到不忘教书育人初心,牢记立德树人使命。在教书育人的岗位上,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相统一”为标准,真正把为学、为事、为人统一起来,当好学生成长的引路人。二要以“大学无涯”的追求,提升专业能力,做育人能手。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提升教书育人本领,多“走出去”,汇聚各类社会资源,实现“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三要心怀大爱,关心关爱学生,做心灵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