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7IJ[(C1DIBKNP6B73]AF`E.png](/__local/9/96/B5/87F42F67D20498AF9304F10D609_1F85824B_3956A.png?e=.png)
6月19日下午,上海大学社会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杨锃老师受社科学院邀请在四阶四开展题为“精神卫生的公共性与现代精神健康服务的转向”的专题讲座,社工教研室全体教师和2013级、2014级及2015级社会工作专业全体学生聆听了本次讲座。
讲座开始,杨教授提出精神卫生的公共性问题,并从中国传统和西方模式这两个方面做了全面的分析和比较。随后,杨教授指出一项服务是否具有公共性应从注重参与、多样性、说服而非制服、共性这四方面来衡量,并详细阐释了这四者的区别与联系。接着,杨教授表明我们应充分发挥社区工作的功能来搭建精神障碍者的社区生活支持系统,并提出“替代服务”这个名词,通过替代服务在日本的发展以及影响指出我国发展替代服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最后,杨教授对同学们进行答疑解惑,讲座现场的同学们提出自己的疑惑,杨教授则耐心的为同学们解答。杨教授在讲座中谈到了许多自己的实践经验,这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此外,杨教授对社区工作独到的见解也使学生对社区工作有了更深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