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7日,清华大学谌卫军博士应邀到浦京集团开展题为“教学与教案设计”专题讲座。讲座在浦京集团东环校区第4教学楼4阶4教室举行,由教师发展中心主任伍时华教授主持。各教学单位的院长(主任)、教学副院长(副主任)、系主任(教研室主任)及部分骨干教师近300人参加了本次讲座。
谌卫军博士从“课程定位、教学内容设计、教案设计、课堂教学、我的故事”五个方面给在座教师讲授了如何做好“教学与教案设计”。谌卫军博士指出:首先,教师要对课程定位准确,包括了解课程、分析学生、明确教学理念和教学目标;其次,教学内容要合理,包括内容安排合理,重点突出,有创新点等;教案设计要优秀,需要参考借鉴、融会贯通、追求完美;再次,课堂教学要充满激情、课堂气氛热烈,“笑声、噪声、掌声”三声齐全。最后,谌卫军博士还用自己亲身的经历讲述了教师在教学道路上要经历初始阶段、学习阶段、提高阶段三个成长阶段,初始阶段要选择一些教学名师的课堂进行听课、参加教研室集体听课、备课和反思来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学习阶段是通过不断查阅资料、优质教学资源和教学成果,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高阶段则是通过参加教学竞赛,形成自身教学特色、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探究如何让学生喜欢自己的课堂,赢得每一次课的掌声,并且力图将教学经验凝练成可以向社会推广的教学成果。谌卫军博士总结指出“教学之路,充满着艰辛和曲折,但只要我们要明白自己所肩负的责任,不要辜负学生对我们的信赖和期待,教学之路就一定会越走越光明!”
谌卫军博士是清华大学计算机系一线教师,2002年到清华大学任教以来,谌老师以严谨的教学态度,认真钻研教学工作,取得了突出的教学效果。曾获得北京市高校第五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一等奖、当选为清华大学清韵烛光第一届“我最喜爱的教师”评选活动“十佳教师”,并荣获清华大学第二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一等奖、清华大学青年教师教学优秀奖、霍英东教育基金会第十二届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奖和宝钢优秀教师奖等奖项。本次讲座为浦京集团教师进行教学与教案设计提供了一种科学的参考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