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入口

当前位置: 学院首页 > 党团建设 > 正文

【党员风采】刘瑞琪:奉献不言苦,追求无止境

【来源:电计学院 | 发布日期:2021-10-11 】

刘瑞琪,电气电子与计算机科学学院自动化系教师,高级工程师。2003年毕业于中南大学自动化专业,获学士学位;2009年毕业于中南大学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专业,获工学硕士学位;2003年7月至浦京集团工作,200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思想素质良好,工作成效显著

刘瑞琪同志思想政治素质好,理想信念坚定,能够正确地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和各项方针政策,在大是大非面前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始终同党中央保持一致。自参加工作以来,他一直从事教学一线工作,教学工作热情饱满。在工作,表现出较强的组织观念、大局意识。该同志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政治思想觉悟高,为人正派,作风朴实,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以一个先进共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始终把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贯穿在工作中,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取得了突出的成绩,深受学生、同事、领导的好评。

教研水平精湛,教学效果突出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刘瑞琪同志服从学院和系的教学工作安排,一直承担学院本科专业主干课程的教学任务,年年超额完成学院规定教学工作量。先后承担了《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电机及拖动基础》、《电气控制及PLC》,《自动检测技术》、《自动控制原理》等专业主干课程的讲授,还指导了自动化专业方向综合实训、柔性生产线综合实训、单片机应用综合实训、PLC综合实训。

刘瑞琪老师负责的《电气控制及PLC》课程在2019年获得广西壮族自治区一流本科课程。在2020年,该课程被评定为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该门课程颠覆传统讲授式课堂教学模式,以小型私有化在线课程(SPOC)和翻转课堂的教学理念为依托,利用云班课等信息化网络教学平台开展课前线上视频学习、线上测试、学生小组讨论等工作;利用课堂教学传授知识使用技巧及重难点;构建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通过合理设计课程教学方案,充分发挥混合式教学模式的优势,改变单一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意识,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为自动化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提供新的思路。

为人师表垂范,关心学生成长

作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力争做到身为教师,为人师表,在工作中,具有高度的责任心,严谨的工作作风和良好的思想素养,热爱、关心全体学生,对学生的教育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科学的世界观。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他能够严格要求自己,始终以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切实抓好教学工作中的各个环节。甘于奉献,从不计较个人得失,绝对做到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在学生和教师心目中,具有较高的威信和较好的教师形象。刘瑞琪老师多次指导学生参加“台达杯”自动化设计大赛,中国大学生智能农业装备大赛等课外科技活动,并取得了良好的成绩。

科研能力较强,学术成果显著

科研是教学的基础与保证。刘瑞琪老师在认真完成日常的教学工作同时,惜时如金,克服多种困难,积极学习专业基础知识,关注学科发展的前沿动态,努力保持、提高自己科研能力和业务水平。主要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广西科技计划项目重点项目1项,主持和参加与企业合作横向科研课题10余项。

刘瑞琪同志就是这样,时刻用优秀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教书育人这平凡岗位上默默耕耘,认真负责地履行了一名党员的神圣责任,以高尚的师德、敬业的精神、无私的奉献、一流的业绩,谱写了一曲壮丽的青春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