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译路探索 译路精彩——我和东风柳汽的故事系列(2)

作者:柳千 [发表时间]:2024-08-27 [来源]:外国语学院 [浏览次数]:

2024年8月25日,外国语学院的研究生们在东风柳汽为期两周的口译活动中顺利收官。本次活动的核心任务是为柳汽的阿曼客户提供专业的售后服务培训。参与本次活动的研究生有柳千、刘玮、罗桂香、杨茜、李霖芝和刘淑君6名同学,他们在活动中出色地完成了翻译任务,展示了外院学生扎实的专业能力和良好的工作态度。

与参训阿曼客户合照

在这次口译活动中,研究生们承担了企业培训老师与海外客户之间的“传话人”角色。这与以往的笔译工作截然不同,现场口译需要译者具备更高的“灵活应变”和“充分准备”的能力,这无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为了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研究生们在开展口译之前,进行了详尽的准备。他们深入了解客户的行程安排和培训内容,并选择合适的口译人员和翻译材料。这样的细致准备使他们能更好地应对现场的不确定因素,从而满足客户的需求。

培训前准备:跟企业导师学习商用车驾驶室知识

在进行企业培训的口译过程中,译者还需提前熟悉客户的“口音”特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客户在使用英语时,往往带有各自独特的发音特征。在此次活动中,柳汽的阿曼客户亦是如此。为此,公司在培训正式开始前一天,安排了一次与客户的购物活动,借此机会让译者们提前了解客户的英语水平和发音状态。这种主动融入客户环境的方式,为后续的口译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译前互动:担任阿曼客户口译

企业口译的最大挑战在于其与课堂翻译的不同。在课堂上,译者有充足的时间进行思考和表达,而在企业口译中,译者要迅速反应,以简单易懂的方式将培训老师的授课内容传达给客户。口译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教学相长的过程,在老师与学生之间的良好沟通下,译者以最快的方式传达汽车电路和气路的原理。

现场口译:工程师讲解采埃孚变速箱知识

经过两周的实践,原本对汽车电路、气路及变速箱等专业知识“不甚了解”的研究生们,如今能够自信地解释OBD(车载自诊断系统)、CANBUS(控制器局域网总线)、AEBS(紧急刹车辅助系统)等知识,甚至能亲自为客户的卡车刷TPMS(胎压检测系统)。这一过程不仅是口译,更是相互学习、共同成长的经历。

担任培训现场口译

课堂内学习丰富多彩,课堂外的活动同样充满色彩。在客户的休息日,研究生们从“课堂翻译”转换为“导游翻译”,带领客户体验“柳州一日游”,介绍百里柳江、当地溶洞,传播柳州的地方文化。通过这种文化的交流,他们在语言翻译的同时,也成为了文化的传播者,让口译活动更加生动而有趣。

翻译活动结束合影

通过这次口译活动,外国语学院的研究生们不仅显著提升了自己的语言翻译能力,更对汽车行业的专业知识有了深刻的理解。这次实践经历不仅加深了他们对翻译职业的认识,也展示了语言服务在国际商务交流中的重要作用。这一过程不仅仅是对技能的锻炼,更是对职业素养的提升,为他们未来的翻译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这也彰显了翻译行业在全球化背景下的关键价值,为培养高素质的翻译人才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