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译路探索 同心共进--我和东风柳汽的故事系列(3)

作者:刘诗晴、周云霞 [发表时间]:2024-09-03 [来源]:外国语学院 [浏览次数]:

近日,我们在东风柳汽公司实习的同学们接到了一项大型口译任务,任务历时三周,要求8名同学分3组完成。本次口译活动主要是为来自多个国家的经销商伙伴提供乘用车售后服务培训。具体任务包括PPT翻译、现场讲解和出游随行翻译等,参与第二周工作的同学有刘诗晴、周云霞和岑亭岳。

为确保工作涉及的专业领域翻译内容的准确性,确保培训顺利进行,小组的三名同学提前前往柳州职业技术大学,与授课老师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学习

培训前与授课老师交流学习

在准备口译活动时,我们基于个人学习及其他同学的经验,预先剖析了工作需求,包括客户特征、行程细节、培训内容乃至翻译素材的贮备等,旨在以周全准备应对现场变数,保障口译流畅与培训成效。然而,实战前夕,挑战接踵而至,考验着我们的极限。

面对陌生专业领域的深度探索,我们努力研习汽车构造与术语,力求在授课拓展时,能即时精准传递知识精髓。尽管如此,实际翻译中,语言障碍的多样性对我们也提出了挑战。学员们来自世界各地,英语水平与口音各异,要求我们具备极高的听力适应力与应对策略,确保信息无碍流通。同时,学员们层出不穷的专业疑问,更是对我们的专业素养与应变能力提出了高要求。

实操课堂陪同口译

理论课堂现场口译

经过连续多日的深入实践与不懈探索,我们成功适应岗位工作,并挖掘出一系列实用策略应对口译中遭遇的各类挑战。首先,加强与外国客户的互动交流,和客户熟络并建立友谊,这有利于我们习惯他们的英文口音,了解他们的英语水平、培训需求,便于在后续上课或答疑过程中,以更适合的方式给他们翻译讲授并答疑。

实操课程结束后与法属小岛及沙特阿拉伯学员合影

其次,翻译须发挥桥梁作用,精准引导。我们需要预先深入学习讲授内容,超越PPT表面,掌握核心原理与术语。授课过程我们需要敏锐察觉并适时调整教学节奏,如语速、停顿,确保信息传递精准流畅。同时,我们还需要保持对学生反馈的高度敏感,灵活应变课堂节奏,确保翻译工作更加顺畅高效。

实操课堂给沙特阿拉伯学员答疑

最后,团队分工合作是成功的关键。经过数日并肩作战,小组成员间默契加深,面对多任务工作,我们分工明确,协作高效,携手并进,集思广益,工作更感游刃有余,确保了项目的稳健前行。

课堂上辅助答疑

与笔译工作相比,口译对随机应变和临场反应的要求更为严格。口译员需随时进行头脑风暴,迅速处理信息,既要应对突发情况,又要确保翻译质量,这种紧张的工作节奏常让人感受到刺激与疲惫并存的状态,在这种环境下,团队合作显得尤为关键。通过一周的实践,我们深刻认识到,优秀的译员不仅需要扎实的翻译基础,还要与团队成员及培训教师紧密协作,通过教师、学员、译者三者的能力互补和细节上的关注,确保信息的准确传递与文化的恰当表达,共同应对语言与文化的挑战,更精准地传达意图,提升翻译质量,赢得客户的信赖与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