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情况
姓名:胡艳秋 性别:女
职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 学历:博士研究生
职称:讲师 从事专业:文学理论、文学批评
出生日期:1988年8月政治面貌:中共党员
Email:1005764222@qq.com
个人履历
2008年09月~20012年06月海南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
2012年09月~2015年06月苏州大学文艺学硕士
2016年09月~2020年6月厦门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博士
2021年05月至今 3522vip浦京集团官网外国语学院 专任教师
研究方向
生态文学批评
主持科研项目
(1)2013年主持苏州大学校级重点项目:《大地伦理——哈代<还乡>中的乡土世界探析》;
(2)2021年主持3522vip浦京集团官网博士基金项目:《生态意象研究》;
(3)2022年主持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科研基础能力提升项目:《雷切尔·卡森的生态书写策略研究》
发表主要论著情况
(1)“Wilderness Spirit and Ecological Self in the Vision of Ecopsychology”,Environmental Ethic,第一作者,2020年秋季刊,SSCI.
(2)三重生态学及其精神之维——鲁枢元与菲利克斯·加塔利生态智慧比较[J].《当代文坛》,2021(1),CSSCI。
(3)精神原乡的呼唤——笔谈鲁枢元新著《生态时代的文化反思》[J].《黄河科技学院学报》,第一作者,2020(10)。
(4)中国生态批评理论探索新动向:突破与困境[J].第二作者,《文艺报》,2017(8)。
(5)论“生态潜意识”的形成[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5(1)。
(6)生态批评要内外兼修[J].《文学教育》,2014(12)。
(7)大地伦理——哈代《还乡》中的乡土世界探析[J].《北方文学》,2014(4)。
(8)从语言生态到精神生态[J].《古典与现代》第四期(学术辑刊),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0)。
(9)但丁的巴别塔[J].《古典与现代》第四期(学术辑刊),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11)。
(10)个体经验的还原与书写——读《幽僻处可有人行?》[J].《古典与现代》第八期(学术辑刊),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6)。
荣誉与获奖
(1)2021年11月指导学生参加广西高校国际中文教育教学技能大赛,获二等奖。
(2)2021年5月获“柳州市高层次人才”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