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软件学院)十分重视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从最早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软件工程)卓越班开始,与校外企业的合作至今已有十余年。目前已逐步形成了以产业需求为牵引,以岗位技能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目标的实践教学体系,重点构建5R实训体验机制,这5“R”分别是Real Office(真实的企业环境)、Real PM(真实的项目经理)、Real Project(真实的项目案例)、Real Pressure(真实的工作压力)、Real Opening(真实的就业机会)。通过校内的校企联合创新实验室和校外的实训基地,把实践动手能力训练贯穿到整个大学培养过程,目前已经形成较为成熟的体系。
一、完善准入退出机制,加快实习实训基地建设。
通过近五年的努力,学院逐步完善了基地的准入和退出机制,通过对实习实训基地的效果进行年度评估,对学生满意度低的基地实施停训一年直到停止合作等不同程度的处理,同时每年也努力扩展基地数量,近五年来新增了长沙飞思、江苏传智播客、柳钢集团等十几个实习实训基地,同时完成了部分实习基地的退出工作。目前学院已经形成了完善的实习实训基地管理制度,保障了学生实习实训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加强实习实训过程管理,提升实习实训质量。
学院已经形成了完善的实习实训过程管理制度,从实训方案审查、实训方案分配、学生实训管理、实训巡查、实训答辩、实训材料归档、实训结果评估等形成了一系列的制度。通过实训方案审查,督促实训单位对实训内容进行更新,保
证了实训内容与产业需求紧密结合;通过实训巡查,确保了实训安排与方案的一致;通过实训结果评估,了解学生技能提升情况和实际教学效果,保障了实训效果。


三、落实校企合作协议,深化校企多方位合作。
除了集中实训,学院也与合作企业开展了包括课程内容改革、课程资源共建、校企联合攻关在内的全方位合作。学院与华为、广东粤嵌等单位开展了合作,对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技术等相关的课程开展了一系列的内容改革,把企业最新的内容加入课程教学中,极大地提升了课程深度和与实际接轨的紧密度。学院与百度、东软集团等就《程序设计基础》《数据结构》《算法分析与设计》《Web开发技术》等课程资源进行了共建,引入了行业企业课程资源,构建了课程资源库和真实项目案例库,丰富了教学内容。学院与柳工集团等开展了机器视觉、智能驾驶等方面的联合攻关研究,目前已取得初步成果。大量的学生参与到校企的多方位深度合作中,不仅在其中获得了专业知识,提升了能力,也培养了职业素养。
学院将继续开展校企深入合作,以企业实训为主要载体,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为建设区域有特色的示范性软件学院而继续努力。